“如何度过我的大学生活”、“新时期做一个怎样的大学生”,为更好地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指明奋斗方向,学院党委书记王铨以“做最阳光向上的自己”为题,为2022级全体新生讲授“开学第一课”。本次入学教育采取“线下授课+线上直播”的形式进行,40名新生在兢业楼406现场聆听授课,3340余名新同学在各自班级通过网络直播收听收看,同时线上直播面向新生家长开放,共同开启大学生活。
王铨首先对步入青岛工程职业学院校园的新生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欢迎,随后从校园环境、办学理念、师资分析、专业建设、校企合作、“学生至上”品牌等各方面向新生们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在专业设置方面,学院紧紧围绕国家工业制造、实体经济发展以及青岛现代制造业产业发展的需要,始终与国家、企业、青岛的发展同振同频;在师资方面,现场播放《抗疫28天》纪录片,展现出今年3月青岛市疫情爆发后,126名教职工坚守岗位保障学生安全、保卫校园运转,迎难而上的精神面貌令人振奋;在“学生至上”品牌方面,执行“学生是学校的主人”理念,教育教学工作以学生为中心,培养“综合素质+技能特长”的学生,打造精心服务学生的办学模式。
其次,对于新时期做一个怎样的大学生,王铨对新生们提了三点寄语:一是从头开始,重新做起。希望新生们正确认识自己,高职学生不是高中阶段的失败者,而是实体经济的直接推动者和建设者。要在职教大天地找准自己的定位,“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二是着力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王铨鼓励新生们大学三年做30件事,读50本书,写出10篇文章,10次即兴演讲;鼓励新生打卡青岛的博物馆、风景区、老城区、教堂、大剧院、国信体育场,了解历史的青岛、地理的青岛、人文的青岛、工业的青岛。三是做“五种人”。用热播剧《人世间》、海尔“不容易,不平凡”企业文化、麦肯锡《中国的技能转型》重要数据等案例,勉励新生们做生活人、经济人、技能人、创业人、合格公民。
最后,对于人生未来发展规划,王铨送给新生们几句话:一是学会滑雪。既要时刻掌握平衡,又要盯着脚下,还要看着远方,在一张一弛中把握节奏,最关键的是保持内心的从容。二是未来要选择一条合适之路。将来无论是就业、创业、升学、当兵、出国、考体制,一定要顺应社会发展大势,练就技能特长,适合个人兴趣特点。三是扎实做好现在的自己。在守时、收拾、阅读、运动、家务、礼貌等方面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要重视培育良好的心理素质。
第一课结束之际,学院为9月5日当天过生日的10名新生现场庆祝生日,王铨为10名同学送上了学院精心准备的生日礼物。
“开学第一课”是学院为2022级新生精心组织安排的入学教育系列活动,对于新生快速了解校园、熟悉上课模式、进入学习状态非常有益。新生入学后,学院将继续围绕学生至上、服务学生,多措并举,帮助所有新生顺利开启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