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青岛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青岛市教育局发布了《关于表彰第六届青岛高校教学名师的通报》,经学校申报、专家评审和市委教育工委研究,在青高校共评选出第六届青岛高校教学名师48名。学院乔慧、纪汝杰两位教师获评第六届“青岛高校教学名师”称号,这是学院自2019年建成以来教师首次获此殊荣。
名师风采:乔慧
乔慧,副教授,高级技师,青岛工程职业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山东省首批职业教育青年技能名师、山东省科技厅入库专家、青岛市优秀教师、青岛名师、青岛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青岛市教学能手、青岛市青年教师优秀专业人才,多次被评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山东省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青岛市优质课一等奖、青岛市说课一等奖。两次指导学生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比赛一等奖,多次指导学生获得全国机械行业、金砖国家、科技节、先进成图等比赛一等奖。山东省智能制造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负责人,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模具制造技术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执笔人,山东省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编写专家组成员,首批国家示范校重点专业模具制造技术专业建设负责人,山东省品牌专业模具制造技术专业建设负责人,国家数字化资源建设子课题负责人并获得全国的一等奖。主编参编多本技能教材,主持参与国家、省、市课题二十余项。
三尺讲台追梦人炼成“模具专家”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创新驱动增强动能。青岛工程职业学院承载青岛工业发展梦想,作为团队负责人,乔慧带领团队立项了山东省智能制造高水平专业群和青岛市优质专业“扬帆计划”建设项目。作为执笔人,她完成了《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模具制造技术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的编写;作为项目负责人,她完成了首批国家示范校重点专业模具制造技术专业建设、山东省品牌专业模具制造技术专业建设;主持了国家数字化资源建设子课题《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资源建设。在夜以继日的项目建设过程中复盘整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她清楚地记得那段时间同时在做四件事——省教学指导方案编写、国家数字化资源建设、市精品课程建设和山东省优质课比赛。
青岛海信模具下厂锻炼
深化产教融合,夯实专业建设校企合作。乔慧积极进行企业走访调研,暑假前后主动走访了20多家企业,访企拓岗建设职教集团,为学生就业和校企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与海克斯康制造智能(青岛)有限公司在开始合作的一个月内,达到互访研讨7次,线上20余天有跟进交流,推进项目要依据文件、联系企业、快速反应、规划建设等,可以说参与学院的重点项目建设是个人成长的强大助推力。乔慧老师多次在国家省市骨干教师培训班作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大赛辅导专题讲座。
为国育英练就学生“最强大脑”
作为一个教师,乔慧懂得光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认真备好课是远远不够的。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要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创造的体验剧场。为了加强与每位学生的互动,乔慧有意识地在两三次课后记住每个学生的姓名,快速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被学生称作“最强大脑”。
从事职业教育一线教学18年,乔慧长期担任班主任,教书育人效果优异,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实际技能。她教学内容广大博深、高质量、高效率、新颖有特点,授课表现出来的激情和精神深深吸引并打动着学生。乔慧醉心于课堂教学设计,在教学比赛中屡创佳绩,曾获山东省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国家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青岛市优质课一等奖、青岛市说课一等奖等。每年都牺牲假期、周末和业余时间,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和实践动手操作能力。
上海工业技术学校学习,邵守立老师指导
2012年暑假,教育局组织市里的模具专业骨干教师去上海工业技术学校进行培训,当时乔慧的孩子还在哺乳期,但为了不失去这次难得的培训机会,痛苦地纠结之后,最终决定带着孩子和老人一起去。一个月里受到模具专业翘楚的专业教授的悉心指导,并在那次培训取得难度很大的模具工高级技师资格和模具专业双师型骨干教师职业资格。乔慧坚持参与社团和大赛辅导工作,经常攻坚克难到凌晨,不是在外出比赛拉练就是在准备比赛,没有任何假期可言,国赛前更是一个月不回家。她两次指导学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并获得“全国优秀指导教师”奖。指导学生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全国机械行业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青岛市赛中均获得一等奖。多次指导学生在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获奖,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比赛二等奖。
用爱坚守岗位 炼就“先锋旗帜”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人民教师,乔慧是一面先锋旗帜。疫情期间,学院领导和各个部门负责人都毫不犹豫选择了加入抗疫一线,她把家中1岁的二宝托付给年迈的母亲,义无反顾地带头坚守岗位,布置智能制造学院各项工作。有一种坚守叫“一切为了学生”。为保障线上教学质量,对日常教学的流程、步骤、方法进行了重新摸索和梳理。线上授课、布置作业、答疑、批改、记录、对每个学生进行反馈。每天坚持召开线上研讨会,进行线上集备和教研,交流分享经验,确保每堂课都是精心设计、认真准备。与各专业负责人进行线上线下研讨,推进专业内涵建设,完善课程体系,为下学期教学工作谋篇布局。封校期间,起早摸黑穿梭在学院行政楼、办公室、学生宿舍、核酸检测现场、教室、机房已成为常态。晚上总是凌晨1:00以后回宿舍,宿管阿姨每次都心疼得让她注意身体。一次核酸检测结束后,乔慧一不注意崴了脚,几乎无法走动,为了不让老师们担心,她窝在办公室三天三夜,丝毫没有影响任何工作。
名师风采:纪汝杰
纪汝杰,男,中共党员,中国海洋大学工学硕士,讲师,获山东省技术能手、山东省青年岗位能手、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比赛优秀科技辅导员称号,先后获得过校级教学能手,优秀班主任、优秀党员、优秀教师。主持、参与市级以上教学科研课题3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1篇,申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多次辅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比赛及技能大赛,获国家级、省级、市级一等奖,参加山东省职业技能大赛(省一类赛)一等奖、山东省第三十五届科技创新科技辅导员比赛一等奖、山东省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山东省教育教学信息化展示交流评比一等奖;山东省职业院校教学团队骨干成员;市级公开课,青岛市优课,青岛市教学设计比赛、青岛市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
源于热爱:“我所热爱的正是我所从事的”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纪汝杰老师从事教学工作以来,在专业教学中一丝不苟,引导学生苦练技能,勇于创新,在多次师徒结对中认真指导、带领新教师们成长,曾获市级优课、公开课及省级课件类比赛一等奖,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技能大赛,作为社团指导教师深入挖掘学生特长进行因材施教,指导学生先后获得青岛市十佳社团,市级、省级及国家级科技创新比赛及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他在育人工作方面,连续12年担任班主任工作,在他眼中每个学生就像自己的孩子,首先要了解每个孩子的特点,要为其未来发展考虑。这样才能带领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更好地积极进取,他多次获校级“优秀班主任”称号。
深耕讲台: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他经常说:“为人师者要时常具有空杯子心态,只有放空才能为自己更好地充电”。他始终坚信专业教师在专业教学中要有扎实学识,深耕专业,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将自身实践技能与教学进行理实结合,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作为职业教育之师不仅会教学生,还要去参加一些重量级的赛事,如果自己不能在竞技场一试身手,就像将军没能上战场一样遗憾,师者身上打拼的闯劲是影响学生最好的教材。他所带过的学生大都练就了一身技能,很多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得到企业的充分认可,默默地为国家培育工匠型技术人才而耕耘。
痴心搞研究:藏技于身,技伴终生
纪汝杰老师能够把专业知识与工厂实践进行密切联系,多年来在一线利用专业所长指导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陪学生度过无数个日夜最终成就了多个一等奖。他坚持年年下厂,一有时间就往工厂里钻,为多家中小企业的智能装备提供了技术支持。他觉得与技术打交道更充实,更具实践性,没有价值的研究就是纸上谈兵,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他常说:“在学校中能上得了讲台,在企业中有拿出手的技术”才是真正的“双师型”人才,多年来始终坚持下沉到工厂一线,结合企业需求多次申请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在他身上诠释了专业理论源于实践的真理!
青岛高校教学名师评选始于2012年,旨在推进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能力素质,拓展教师发展内涵,激发一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提高高校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自建校以来,青岛工程职业学院坚持“知行有度,刻意求工”的校训,持续致力于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全力打造“教师至上”品牌,通过多种途径激励教育教学一线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学院将继续为广大教职工专业发展和综合素质成长提供更多的支持与便利,做到聚才留才育才用才爱才,引导教职工争做新时代“四有”好教师,在职业教育的发展路上尽其所能发扬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践行技能强国的目标,在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春天”里上下而求索,为技能强国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