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涵建设达共识,指标化评价促发展

青岛工程职业学院召开实训教学指标化管理与评价专题会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2-11-29浏览次数:712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适应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促进学院内涵建设,为加快实现学院“高职示范、职教本科、工科黄埔”发展愿景,11月23日上午,青岛工程职业学院实训教学指标化管理与评价专题会在兢业办公楼406会议室召开。会议由党委委员、副院长高桥主持,党委书记王铨出席会议并讲话,教学服务中心、各二级学院负责人和部分实训室负责人参会。 

图片

教学服务中心处长朱晶从评价办法、检查情况、问题分析以及整改措施四个方面就学院实训教学指标化管理情况做专题汇报。 

图片

首先,朱晶介绍了学院实训教学指标化管理评价办法,解释了实训教学的7个维度的指标,阐明实训教学实施指标化管理的意义。

然后,朱晶从实训室情况、实训室开课率和实训室使用率三个方面对学院1-6周实训室使用情况进行总结。1-6周教学服务中心对全院实训室使用情况进行督察,完成48个实训室现场检查5次;检查实训室记录270次;抽查42门课程实训任务书。全院正常使用实训室56个,开课实验室48个,共开设81门实训课,每周1674人次进行专业实训,全院实训课开课率为94.8%,实训教师较好地完成了授课计划。

再次,朱晶从人培课程设置、划转设备陈旧、实训室建设论证等因素分析了导致全院实训室平均使用率只有51.4%、实训设备闲置的原因。同时,教学服务中心将检查过程中发现的使用率不足、实训记录上交不及时、实训室清扫、设备维护不及时等问题反馈各二级学院。

最后,朱晶提出了5条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建立实训设备台账;严格论证新建实训室的使用率;建立专职机房管理队伍;加大实训任务书的开发力度;对人才培养方案课程顺序进行微调。

朱晶表示教学服务中心将继续对实训室使用情况进行督察,据实对实训室工作量管理办法进行修订,建立健全实训室管理制度和体系,提升学院实训教学管理质量。

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高桥就汇报内容提出四点建议。一是提高实训室使用率是高质量技能人才培养的内在需要;二是要完善实训室管理制度;三是加强实训教学指标化管理;四是强化资源整合,降低管理成本,实现实训资源共享。 

图片

学院党委书记王铨作总结讲话。王铨指出对实训室进行指标化管理与评价,形成一整套标准化的指标评价体系,既是学院实训教学管理工作的一部分,也是提升学院形象的必要之举。 

图片

针对实训室使用情况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王铨做出指示。

一是在思想上重视实训教学的作用。实训教学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院培养“生活人、经济人、技能人、创业人、合格公民”5种特质人才的必要途径,建立实训教学指标化评价体系也是学院走向高质量的内涵发展不可或缺的一步。

二是“把好脉,开准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训教学认识不够、前期实训设备添置不合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不合理等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导致现有实训室使用率不高;缺乏实训室管理意识与能力,缺乏标准化的管理体系、缺乏职业素养等导致实训室管理混乱。应当继续深入分析原因,从根本上解决实训室使用上的问题。

最后,王铨针对实训教学指标化管理与评价,提出了6方面的要求。

一是总的指导原则:针对实训室使用率不高等问题,王铨指出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研究整改方案,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发现问题,找原因,提办法,搞落实。

二是要研究现有实训教学指标的有效性和必要性,包括实训室使用率、实训课程占比、课程有效性等,在充分调研基础上不断改进完善实训教学指标化管理,生成适用性强、经济有效的实训教学管理体系。

三是要研究实训管理体制与办法,改革改到深处是制度,要在充分调研相关工科院校实训管理制度基础上,建立适合学院发展情况、切实有效的实训管理体制。

四是要研究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与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不仅要提高实训室的使用率,更重要的是最好的使用。

五是要研究新添设备的论证,做好各方面的论证工作,设备添置后的使用情况与各部门考核挂钩。

六是研究智慧校园赋能教学管理,赋能学院内涵建设高质量发展,在智慧校园大数据基础上,提升实训教学指标化管理的水平。

本次会议为提升学院实训教学质量指明工作思路,教学服务中心、各二级学院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继续落实会议要求,完善学院实训教学指标化管理评价办法,促进学院实训教学管理内涵建设,提升学院人才培养质量。


最新新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