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党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也一定能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奋斗”成为新时代新形势下贯穿时代的主旋律,也成为了2022年学院高质量发展的最好诠释和生动注脚。 2022年,学院七个“项目负责制”、“三个至上”品牌建设深入人心;混合所有制合作办学、“工科黄埔”建设行动、实训教学指标化管理、“百家企业大走访”活动、智慧校园建设等一系列创新举措层出不穷;2022年度大事、职教文件再学习、开拓校外媒体渠道、“青工职院这三年”主题宣传活动、“驻校抗疫28天”主题活动、《招生日记》等工作成果颇丰,亮眼不断,绘就了学院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壮美画卷。 自今日起学院将推出“回眸2022·重温青工职院闪光印记”系列报道,进一步总结经验、聚焦特色、开拓创新、展望未来,广泛弘扬“先锋性”“先进性”办学理念,传承学院“知行有度,刻意求工”校训精神,统一思想、凝心聚力,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朝着“高职示范、工科黄埔、职教本科”奋斗目标昂首迈进。
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工程,党建兴则事业兴,党建强则事业强。只有党建强,发展才有凝聚力。青岛工程职业学院高度重视党建工作,自去年完成党建“一核四点”项目立项,确定学院重点建设项目以来,严格按照项目实施方案和项目建设工作计划表,推进各项措施举措的贯彻落实。形成了以党建工作为核心,融领推进职教改革发展点、经济发展推动点、经济与职教结合点、人才引进培养点的新模式。最终构建起了干群关系融洽、工作效果显著、精神状态饱满、先锋作用发挥明显、体制机制完善的建设发展新常态。
突出党建融,谋划任务抓落实,领航学院高质量发展。
突出党建工作核心建设方面。一是抓实主责主业,完成“一岗双责”建设。完成建立管党治党三张清单,明确从严治党工作中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建立党委纵向晒工作制度,形成工作“一周一晒、一月一总、半年一述”机制。二是落实“双提升工程”,抓实政治力培训。组织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3次,第一议题学习22次;开展假期专题读书班2次,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班1次,“作风能力提升年”研讨交流会议1次、党的精神谱系研讨交流会1次。三是贯彻党委“服务意识”,推进完成服务品牌构建。形成“学生至上”“教师至上”“服务至上”三个服务品牌。深入开展转作风“为师生办实事”活动,出台《服务意识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方案》,成立专项工作办公室,受理师生关于后勤服务的投诉与建议。四是推进“强引领”工程建设,创品牌,切实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开展“转作风、提能力”向先进典型学习活动,印发《关于号召向朱晶、乔慧同志学习的通知》;聚焦疫情防控,表彰了一批“抗疫先进个人”“最美志愿者”等先进典型师生。
推进政策领,深研政策促改革,助推职教改革发展点。
推进职教改革发展点方面。围绕职教发展,建立职教改革座谈会制度。一是举办职教文件学习研讨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的重要指示精神,做好职业教育相关文件的学习工作,组织开展了职教文件学习系列活动,举办学习职业教育相关政策文件研讨会3次,印发《职业教育相关政策文件汇编》1本,并举行了院领导送书活动。二是定期召开职教专题会。学院完成与7所合作中职学校共同举办的“三二连读贯通专业人才培养”专题会,制定了“中高职一体化办学协议”,进一步打通中高职人才培养渠道,真正落实三二连读贯通培养。
推进服务领,落实服务搭平台,助推经济发展推动点。
推进经济发展推动点方面。一是围绕构建融合发展,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学院加盟青岛高新区青年企业家联盟,参与企业家产业论坛等,掌握企业最新动态;持续推进与城阳区、高新区一体化合作协议的签署事宜。二是落实七大社会培训,建立培训考核机制。学院出台了《青岛工程职业学院培训工作考核方案(试行)》,以提高学院各部门和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升学院开展社会培训工作的空间,并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助力赋能。三是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开展百家企业大走访。学院领导带头深入企业走访交流,已完成走访海尔、海信、歌尔、青岛地铁等企业145家;聘请中车集团“大国工匠”宁允展作为学院客座教授,揭牌成立“宁允展技能大师工作室”;与中国银行签约成立云数据中心,双方共同建立新时代银校战略合作伙伴;积极为企业提供培训服务,帮助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研究,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撑,提高学院整体服务社会能力
推进机制领,构建机制促发展,助推经济与职教结合点。
推进经济与职教结合点方面。强化企业对接,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一是引入企业资源,提高职业教育适应性。学院与歌尔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产业学院完成签约;与青岛地铁集团共建订单委培班级;与海克斯康共建产业学院已签约;与海尔集团共建工业互联网实训室,正在有序开展。二是推进签约生产性实训基地。学院目前已完成与山东龙涎春酒业有限公司、青岛共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联泰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和金盈隆传媒有限公司共建电商人才培养基地及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签约。
推进思想领,抓实思想聚力量,助推人才引进培养点。
推进人才引进培养点方面。一是开展“学谱系、聚力量”青年教师“一师一谱”学习活动。活动组织全院青年教师研究学习党的精神谱系,共收集精神谱系研学报告62篇,微视频4部,涉及研学精神谱系31种。二是打通干部晋升渠道,推进干部配备工作。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和要求,完成处级干部竞争上岗、干部调转、轮岗交流等工作,确定正处级干部2人、副处级干部6人,推进调转处级干部1人,轮岗交流干部36人。推进职称评审,完成评选5名教授、25名副教授。三是树立主人翁意识,抓实民主构建。坚持全过程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监督,组织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教职工考勤管理办法》、《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办法》等制度文件。四是构建人才引进培养鼓励机制,多维度提升人才培养工作。学院组织82名新入职教职工参加优秀青年教师“菁英计划”国家级培训班,制定《教师生涯发展规划实施办法》,推动学院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
下一步,学院党委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为指导,深入推进党建“一核四点”项目建设,不断在党建“融领”发展上谋划研究、用心用力,突出党建领航赋能作用,以党建为核心,以四个落脚点为有力支撑,抓实抓细学院各项工作,不断向着“高职示范、工科黄埔、职教本科”目标迈进,谱写学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