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提高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与教师队伍建设水平,贯彻落实学院培养“生活人、经济人、技能人、创业人、合格公民”的育人目标,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培养专业志趣、全面做好学业及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青岛工程职业学院于2022年11月正式启动“我做学生成长导师”师生结对帮扶活动。
图1 学院印发“我做学生成长导师”活动方案
师生结对促成长,携手共进谋发展
“我做学生成长导师”活动以学院全体在职在编教职工与学院新生结对的方式进行,每位教职工结对2名学生,结对时间为一学年。2022年,学院全体311名教职工与622名学生参与结对活动。
图2 “我做学生成长导师”启动仪式
各成长导师通过与结对学生面对面谈话、微信沟通等形式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思想动态,指导学生开展学业及职业规划,协调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每位导师既是学生学习的辅导者,也是择业、生活的引导者,思想、心理的疏导者,全力护航学生成长发展。
图3 机电工程学院举行“我做学生成长导师”活动推进会
图4 智能制造学院孟凡健老师定期面向结对学生进行线上专业知识答疑
图5 基础教研部孙治国老师鼓励结对学生利用寒假时间阅读书籍
疫情防控共聚力,关怀慰问暖人心
2022年末,全国多地疫情防控政策进行优化调整,国内疫情防控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随着各地新冠病毒感染人数的增多,如何更好地保障全体返乡学子们的生命健康安全成为摆在学院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做学生成长导师”师生结对帮扶活动无疑则成为合适的工作切入点。
图6-8 学院教师通过微信关心摸排学生身体情况
图9 各成长导师填写“疫情受困学生情况摸排汇总表”
全体成长导师通过电话联系、微信沟通、联络学生家长等形式,对结对学生当前的身体健康状况、心理健康情况等进行详细询问,了解学生在衣食住行医等方面困难,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与心理疏导工作,引导学生理性认知病毒、缓解焦虑情绪,增强抗疫信心。学院基础教研部孙治国老师表示,“作为一名普通高校教师,我们无法像医护人员一样冲在抗疫第一线,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力所能及地出一份力,配合做好学生帮扶工作。在做好在线教学、办公的同时,积极关心学生健康以及心理状况,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党员的担当作为,让党旗在防控‘疫’线高高飘扬。”
新年问候送祝福,浓浓关怀显真情
2023年元旦,学院各成长导师纷纷为结对学生送上真挚的问候与祝福,传递关怀与温暖。当时钟的指针指向零点迈入2023年的第一分钟,学院党委书记王铨同志就在企业微信通过暖心的文字,为结对学生和家人们送上了祝福。“谢谢王老师的祝福,您的学生已收到关心”“祝王老师和气致祥,百花齐放”一声声学生祝福则道尽了他们内心的感动。
当然,这样师生互道新春祝福的情况不在少数,老师们借新的一年到来之际鼓励同学们奋勇争先,努力前行,并祝愿同学们在新的一年里实现自己的目标,越攀越高,乘风翱翔。亲切轻松的谈话也让“我为成长导师”活动具有了浓浓的人文关怀和别样的温情。
图10-11 学院党委书记王铨为结对学生送上新年祝福
图12-14 各成长导师为结对学生送上新年祝福
“我做学生成长导师”师生结对帮扶活动作为学院的特色活动,旨在使每位学院学子与成长导师共同进步,不断提高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与教师队伍建设水平,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使学生成为勤学善悟、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这种点对点的帮扶模式也让学生们尝到了“甜头”。海洋财经学院陈思璇同学说:“我可以直接向成长导师学习请教,老师的解答很细致很有针对性,不管在哪方面他都能提供帮助,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就像多了一个家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