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22·重温青工职院闪光印记”系列报道】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擦亮“教师至上”服务品牌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3-01-29浏览次数:1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在学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青岛工程职业学院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和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实现学院发展与保障教职工根本利益作为政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擦亮“教师至上”服务品牌。通过教代会制度、各类论证会制度、“晒工作”制度等从制度上保证教职工参与学院的民主管理;通过具体实践机制,实现民主决策、民主协商、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过程民主。


提升教代会规范化水平,促进学院民主化管理

在学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学院定期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事关学院发展的重大决策以及与教职工权益有关的重要规章制度的制定、修改,都要经过教职工代表参与讨论研究或审议。

图片图片

图1-2 学院教职工代表大会投票环节

2022年,先后组织召开了第一届教职工代表大会四次会议、五次会议和六次会议。公布了《青岛工程职业学院2022年“为师生办实事”重点项目清单》,表决通过了《学院管理岗普通职员竞聘上岗实施办法(试行)》《青岛工程职业学院奖励性绩效考核实施办法(修订)》《青岛工程职业学院教职工考勤管理办法(修订)》《青岛工程职业学院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实施办法》等多个文件,通过教职工的民主参与,发挥“主人翁”精神,积极维护了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学院稳定发展。


初心不忘,奏响爱岗敬业最强音

学院坚持制度改革和创新,全面提升治理效能。推行“晒工作”制度,从学院主要领导到每一名教职工,每周在企业微信群进行工作总结计划,对下周工作进行布置,并在处室、二级单位群里分享工作心得,交流工作经验,使得大家及时了解掌握各项工作进展,方便沟通协作,大大缩短了反映处理问题时间。“晒工作”进一步强化了全体教职工对学院工作的监督,特别是对干部工作的监督和评价,“评优”“评先”不再靠打票,考核过程坚持考核程序到位,杜绝“走形式、轮流优秀”等现象。

图片图片图片

图3-5 学院教职工在微信群内“晒工作”

以平时考核和年度考核工作为例,晒工作测评结果已成为考核得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了教职工进行民主测评的重要依据。例如信息工程学院在年度考核方案中明确“考核方式以工作实绩为导向,充分参照日常‘晒工作’情况”;智能制造学院将“全体晒工作测评结果与教学业绩评价结果”得分占比提高到年度考核总分50%的比例。“晒工作”机制的推行进一步激励教职工争先创优,履职尽责,提升了工作质效和执行力,形成了比学赶超、踏实肯干的良好工作氛围。在民主参与管理下,老师们能够真正作为学院的主人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图片

图6 智能制造学院教职工晒工作评分表


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发挥人才评价正向激励作用

学院高度重视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注重分类施策、科学评价、质量导向、内涵发展,深入推进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制度改革。为进一步加强专业技术岗教师职务评聘管理,自2022年9月以来,组织人事处在分管副院长带领下,会同教学服务中心、科研处等部门启动职称评聘办法修订工作,着重修订、明确了部分条款,着重强调申报人员的业绩贡献、思想品德及工作表现,使评价的指标更加向教育教学倾斜。

图片

图7 学院印发《青岛工程职业学院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实施办法》

在职称评聘办法修订过程中,先后面向学院各部门(单位)教职工代表开展职称评聘办法征集意见座谈会、政策解读会3场,收集职称评聘相关意见30余条,并逐一进行研究与反馈,不断完善职称评聘办法。最终以98%的通过率高票通过了教代会表决,经党委会审议制定并印发了《青岛工程职业学院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实施办法》的通知,确保发扬民主,使各种政策公开透明。

图片

图8 开展职称评聘办法意见征集意见会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四师型”教师队伍

学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尤其是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致力于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专兼结合、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教师、企业工程师、学生导师、创业导师”为一体的“四师型”教师队伍。

2022年,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青岛工程职业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调研报告》,出台了《青岛工程职业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方案》。同时,充分用好国培、省培平台,先后组织学院教职工参加国培、省培培训项目达200多人次;有序组织教职工参加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全年共组织226人次参加培训与考试,其中,上半年有120人通过高校教师资格考核认定,通过率超85%。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图9-12 学院组织新入职教师参加青岛市2022年高等职业院校优秀青年教师“菁英计划”国家级培训班

组织开展青年教师汇报课、优质课评选活动、教师技能比赛等各项教师技能提升活动,以赛促练、以赛促研、以赛促改、以赛促教,进一步提升学院教师业务水平;研究制定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方案,帮助教师科学合理制定专业发展目标,提升能力素养;开展“我做学生成长导师”师生结对帮扶活动,学院全体在职在编教职工与学院新生结对,协调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指导学生开展学业及职业规划,培养学院教师成为“成长导师”。

图片

图13 学院开展优质课评选活动

图片

图14 第二届教师技能大赛开幕式

图片

图15 “我做学生成长导师”启动仪式

一年来学院教职工荣获国家、省、市各类荣誉40余项。智能制造学院刘红伟老师荣获“第21届全国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智能制造学院负责人乔慧荣获“山东省职业教育青年技能名师”荣誉称号;智能制造学院于顺良老师、机电工程学院刘洋老师荣获“山东省技术能手”荣誉称号;智能制造学院纪汝杰老师、乔慧老师荣获“青岛市高校教学名师”荣誉称号;纪检监察办公室负责人姜妍荣获“青岛市优秀共青团干部”荣誉称号;教务处李昊老师荣获“青岛青年先锋”荣誉称号;学院近五成教职工持有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教职工“双师”素质不断提升。


新征程“心”起点,多样仪式助力新教师身份转变

学院一直高度重视广大青年教师的生涯发展,致力于创优教师团队,搭建教师成长平台。为让新入职教师尽快完成角色转变,适应教育教学新环境,学院坚持开展新教师入职系列仪式活动,通过入职仪式,帮助教师完成身份转变与认同。

2022年9月1日,学院举行新教师入职仪式,学院领导、各部门(单位)负责人及全体新入职教师到场参加。会上,全体新教师依次进行了自我介绍,表达对于新环境、新身份、新工作的期待与规划。学院党委书记王铨同志代表学院领导和全校师生对新教师表达了热烈的欢迎,并祝贺各位新教师选择为教育事业奋斗,怀着对教育事业的向往,怀着激情与理想,昂首阔步成为教育工作者中光荣的一员。

图片图片

图16-17 2022年新教师入职仪式及入职座谈会

9月22日,学院举行行政职能部门新入职教职工座谈会,行政部门新入职教职工依次介绍了各自所在部门、负责的工作内容、兴趣爱好,分享了入职以来的感受、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等。学院领导认真倾听各位新入职教师发言,并对新教师的职业发展提出中肯的意见建议。


表彰先进树榜样,奋楫扬帆谱新篇

为进一步弘扬高尚师德,树立先进典型,浓厚尊师重教的氛围,教师节前,学院印发了《2022年度“师德标兵”“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辅导员”评选活动实施方案》,评选“师德标兵”6人,“优秀教师”21人,“优秀教育工作者”23人,“优秀辅导员”2人,并举办2022年教师节庆祝暨表彰大会,对于获奖教职工进行表彰。

图片图片

图18-19 2022年教师节庆祝暨表彰大会

针对2022年度优秀教育工作者、师德标兵、优秀教师、优秀辅导员,共计52名学院先进典型人物开展“树典型 学先进”主题宣传活动,在校园主干道放置人物宣传展板,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激发教师的主动性、创造力以及凝聚力。

图片

图20 “树典型 学先进”主题宣传活动

图片

图21 印发《关于号召向朱晶、乔慧同志学习的通知》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的重要论述,落实市委“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部署要求,大力弘扬“奋斗之美”“奉献之美”“拼搏之美”精神品质,学院于9月组织开展“转作风、提能力”向先进典型学习活动。印发《关于号召向朱晶、乔慧同志学习的通知》,在全院开展向朱晶、乔慧同志学习活动,并广泛展开外宣活动,朱晶、乔慧同志先进事迹获青岛新闻网、大众网青岛等校外媒体报道。

图片图片

图22-23 青岛新闻网报道学院教职工朱晶、乔慧先进事迹


积极践行服务理念,打造教职工暖心家园

学院以提升教师的幸福感和认同感为目标,在“细”处着力、在“小”处作为、在“实”处见效,力争把每件实事都做到教师们的心坎上。为响应学院“作风能力提升年”要求,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实践活动,通过面向全体教职工线上征集、召开教师和学生座谈会、值班记录大数据分析等渠道,开放式、多层面广泛开展“为师生办实事”项目征集,聚焦师生“急难愁盼”,认真组织调研论证,最终筛选确定2022年4大类30件实事,持续推进学院民生建设。

图片

图24 第二届教职工篮球赛

图片

图25 教职工自酿啤酒

学院每年为教职工办理体检服务,同时与体检机构协商,亲属可享受教职工体检套餐优惠体检服务,2022年,又为231名教职工办理了互助保障,多名教师受益;为直系教职工亲属去世报销慰问金、为结婚的青年教师购买慰问品,温情关怀教职工;为解决学院年轻教师单身问题,为单身教职工提供精准化服务,学院工会积极对接城阳总工会,推进学院18位年轻教师参加“缘系一线,爱在城阳”单身职工交友联谊活动;组织教职工参加各种有益的文体活动,2022年,已顺利开展了春季运动会、教职工篮球赛、“三八”妇女节活动、摄影比赛等文体活动,并出台了羽毛球、篮球、健步行等活动计划;也组织开展了“同读一本书,悦读阅快乐”读书节活动,丰富教职工业余生活。


“教师至上”品牌已经形成两年有余,其内涵是“工作的目的是为了生活更美好”。“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程序是最大的公正,公心是最基础的保障”,王铨书记的这三句话概括了全院教职工民主管理、当家作主的浓厚氛围。学院成立以来,教职工从最初的几十人到现在的三百余人,队伍逐渐壮大,却一如既往的极具凝聚力、战斗力,保持了风清气正的生态,这与老师们深度参与民主管理和学院的周到服务是分不开的。


最新新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