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指示精神,扎实推进全国职教大会“校企协同育人”的工作部署,积极响应教育部关于“鼓励职业院校的书记、校长带头联系100家以上的企业”号召。学院自2022年寒假起全面开展“百家企业大走访”活动,学院领导带头、二级学院及各部门深入企业,就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与企业进行深入探讨,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一、学院领导带头走访,坚持双主体育人
自2022年1月起,拉开了学院“百家企业大走访”活动的序幕。在学院领导带领下,全院各部门先后走访了海信集团、海尔集团、青岛地铁集团、歌尔青岛研发总部、世界500强海克斯康制造智能技术(青岛)有限公司等,累计走访 145 家企业,并与 90 家以上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扩大了学院影响力与合作面,夯实了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
在走访过程校企双方就技能人才需求、人才培养方式、校企合作方式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校企双方在新《职业教育法》引领下探索深度合作,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校企共建产业学院、订单式人才培养、学生就业等方面深入推进,实现双赢。
图1 学院领导带队到海尔集团走访
图2 学院领导带队到歌尔青岛研发总部走访
图3 学院领导带队到斯坦德检测集团走访
图4 学院领导带队到商汤科技有限公司走访
图5 学院领导带队到崂应海纳集团走访
图6 学院领导带队到汉唐生物科技公司走访
二、深度融合,校企合作硕果累累
学院积极对接青岛市重点产业链,各专业与行业龙头企业深度融合,通过深入交流在校企合作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22年先后与歌尔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签约共建“歌尔微电子产业学院”,双方就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学生实训等内容展开深入合作;与世界500强海克斯康制造智能技术(青岛)有限公司深入开展产教融合,共建“海克斯康产业学院”通过建立产业学院,将服务产业的技术、经验融入到学院教育教学环节,助力学院适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图7 “歌尔微电子产业学院”签约揭牌
图8 海克斯康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签约挂牌
与慧新全智工业互联科技(青岛)有限公司共建“慧新全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建“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9月双方共建“华为5G+数字化人才产教融合基地”,共同推动构建“岗课赛证”融合体系;与青岛海信模具有限公司共建人才培养基地;与山东步云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建设合作协议,双方共建“步云航空无人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民用无人机驾驶员执照培训基地”;与青岛汉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挂牌成立“青岛工程职业学院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和“青岛工程职业学院师资实践基地”;与青岛赛奥泽恩生物公司共建医养健康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相信通过校企双方的不懈努力,学院定会让产教融合“生根发芽”,并开出“灿烂之花”。
图9 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三、攻坚克难,推进混合所有制项目破题
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各部门通过走访,立足专业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新模式。通过论证,学院啤酒酿造车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缺少的是一个能够真实生产的环境,在与青岛啤酒、崂特啤酒等大中型企业接触后,依靠科研立厂的山东龙涎春酒业有限公司逐渐引起学院的重视,最终历经半年学院与山东龙涎春酒业有限公司共建学院首个教科研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生物发酵实训基地”,实现混合所有制破题。双方发挥各自优势,采用真实的产品,共同构造生产性实训教学环境,承担药品生物技术、药品质量与安全等专业的实训教学任务。生产、实训之余,生物发酵实训基地还承担起了教师暑期啤酒酿造培训项目,助力双师型队伍建设。
图10 生物发酵实训基地挂牌
图11 教师暑期啤酒酿造培训项目
首个混合所有制项目成功牵手后,学院又依次牵手青岛共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工业机器人与智能控制产教融合生产性实训基地”,双方在工业机器人、数字化产线升级改造、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相关项目展开合作;与青岛和金盈隆传媒有限公司共建“电商人才培养基地”,双方在学生实习就业、订单式培养、共建课程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打造的电商直播间已建成并试运行;与上海联泰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增材制造生产性实训基地”,在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培养、1+X证书、技术研发专利申请、产品生产等方面全方位深度融合,满足实习实训、师资培养的同时,每年为学院创收不低于60万。
图12 工业机器人与智能控制产教融合
图13 电商直播间
四、校企同频共振,谱写协同育人新篇章
通过走访,半数以上的企业反映,迈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最主要的困难就是“技术人才缺乏”,更加坚定了学院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决心。学院先后与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将在2022级学生毕业前进行组班招生工作,组班专业为站务运作;与青岛海信模具有限公司组建“海信模具设计卓越工程师班”,共有15名学生参加学习。
图14 青岛地铁订单班
图15 海信模具设计卓越工程师班选拔
为了推动订单式人才培养,校企双方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2022年学院与青岛佳友科技有限公司、青岛汉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青岛海汇德电气公司在校企双方在学生实习就业、双师培养、技术研发、社会服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就模具制造与设计专业、药品生物技术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进行现代学徒制-未来工匠培养,共培养学生90人。
图16 模具制造与设计专业现代学徒制项目实习
图17 药品生物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项目实习
图18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项目实习
五、依托人才培养,构建人才流动的立交桥
通过走访,学院与企业进行深入交流,掌握企业人才需求情况,为学生与企业搭建沟通桥梁。为了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确保提供高质量的就业岗位,2022年通过线上宣讲+线下双选的方式,先后组织线上企业宣讲会10余场,发布岗位6525个;举办2022年实习(就业)校园双选会,学生岗位比达1:11,实习期间企业提供的平均工资4900元,最高的可达12000元,为实现学院高质量就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图19 2022年实习(就业)校园双选会
2022年,学院各部门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走出了一条以开放合作为驱动,带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发展之路。2023年,学院将继续坚持开展百家企业大走访活动,根据企业需求深度把握人才需求“广度”,增强合作办学“深度”,拓展合作内容“宽度”,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校企融合新模式,为学院实现“高职示范、工科黄埔、职教本科”的发展目标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