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22·重温青工职院闪光印记”系列报道】学院智慧校园十大典型案例助推教育数字化高质量发展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3-02-11浏览次数:10

青岛工程职业学院高度重视教育数字化,实施信息化发展战略,“智慧校园建设”是学院七项项目负责制重点工作之一。三年来,在党委的有力领导与大力支持下,智慧校园建设从整体规划到项目突破、从特色起势迈向整体成势,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面起色,应用能力水平正不断提升,“一网通办”持续优化,“智慧青工”品牌取得一系列可喜成果。

为总结成效,传递向上力量、传播正能量,也为后续智慧校园各项工作提供借鉴,学院挖掘典型,梳理了10项具有较强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智慧校园建设成果作为典型案例,以期形成职业院校智慧校园建设的“青工”样板。

图片图片

图1-2 智慧校园十大典型案例


【案例一】以“智慧校园项目负责制”为抓手,全面推进教育数字化

“智慧校园建设项目负责制”是学院党委有效推进教育数字化工作的抓手与引擎,紧紧围绕信息化“管理、服务、赋能”这一主线,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及评价等方面深度融合,为师生提供精准、便捷的智慧教育服务,助推学院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赋能学院高质量发展。

图片图片

图3-4 智慧校园项目负责制材料(目录)

图片

图5 大众网等媒体宣传报道答辩会情况

图片

图6 高职院校智慧校园建设立项证书


【案例二】银校携手共建云数据中心,打造绿色、高效、安全的智慧校园“总枢纽”

根据教育部、中国银行共同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学院与中国银行青岛市分行达成战略合作,建立长期、稳定、互惠、互利的新时代银校战略伙伴关系。中国银行出资2000万元,建设学院重点项目“云数据中心”,历经一年多,建成了具有“绿色低碳、集约高效、双路冗余、国产化、智能化”等特色的新型数据中心,居同类院校省内领先、国内一流水平。

图片图片图7-8 签约仪式图片图片

图9-10 云数据中心实景


【案例三】GPON全光网+WIFI6搭建信息高速路

学院聚焦教育行业典型,邀请业内专家,调研同类高校,经21轮调研论证与实地勘查,结合学院实际,最终建设完成以“GPON全光网+WIFI6”为主体的学院校园网络项目。该项目由学院与中国移动校企合作开展,总投资700万元,历时一年,最终建立了校园网全光网络+WIFI6全场景覆盖。校园网的全面建成与平稳运行提升了教学、科研水平及管理效率。GPON全光网+WIFI6校园网解决方案曾荣获2021青岛信息化优秀解决方案奖。

图片

图11 校园网络点位图

图片

图12 校园网络拓扑图

图片

图13 校园网管理平台

图片

图14 青岛信息化优秀解决方案奖


【案例四】建设“一网通办”,推进新时代教育管理信息化

学院坚持信息化工作“需求驱动”、“应用为王”,学院各业务系统已实现与数据中心的数据整合共享、交换,涵盖OA办公、教务平台、学工平台、人事平台、财务平台、档案管理、资产管理、一卡通管理平台等。

图片

图15 OA办公系统

图片

图16 人事管理系统

“一网通办”建设始自2021年6月,至2022年10月基本建成,历时1年零5个月,涉及学院19个部门,沟通厂商25家,组织线上线下研讨会20余次,建立了40余个微信群进行技术交流并实施平台对接。截止目前,办事大厅已建设业务流程共67个,未来将搭建两百余个业务流程,信息门户已完成PC端和移动端建设,能够个性化、实时显示学院内部各类通知公告。

图片

图17 网上办事大厅

图片

图18 信息门户


【案例五】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赋能学院教学高质量发展

“推进教育数字化”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教育部署的全新表述,体现了数字化引领未来技术变革的时代要求。学院以安全、高速的校园网络硬件建设为基础,以先进、高效的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为核心,以丰富、优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为重点,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强化应用、服务教学,积极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赋能教学高质量发展。 

图片

图19 教学环境-智慧教室

图片

图20 教学环境-智慧黑板及微机室

图片

图21 教学平台-学习通(电脑端)

图片

图22 教学平台-学习通(手机端)


【案例六】“小小一张卡,走遍校园都不怕” ——智慧校园卡助力师生开启便捷生活

以服务师生为中心打造“智慧后勤”,是学院践行“教师至上、学生至上、服务至上”理念,充分发挥智慧校园“赋能”管理服务升级的重要举措。智慧校园卡是智慧后勤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重点围绕架构、感知、服务、运维、管理五个方面进行建设,针对第三方接入管理建设开放平台实现一卡通系统的灵活扩展应用,最终实现数据资源中心为支撑,由身份管理平台、支付平台、卡管平台、开放平台及运维监控平台为核心,各种应用开放共存的一卡通生态圈。

图片

 图23 智慧校园卡系统架构

图片图24 校园卡样式


【案例七】筑牢安全防线,打造“平安校园”

安全工作是学校的生命线,也是学院工作的底线。学院智慧校园安防系统建设依托高清视频监控、智能监控中心、人脸数据库、高空抛物系统、门禁通道系统组成“五大安防系统”,实现对整个校园的综合监管、全网调度管理及智能化应用,构建起校园智慧安防生态网,融合多维数据,建立学院安防总指挥中心,深度串联人、车、事三类管控对象,对人员智能管理、车辆智慧管控、事件有效处置,建设起智慧型“平安校园”。图片

图25 室外点位图-南区

图片

图26 监控系统界面


【案例八】守护网络安全防线,全方位、多手段强化网络管理与防护

学院网络安全工作强调建立包含“制度+物防+演练”在内的全方位、多手段、常态化网络安全保障机制。几年来,学院深入落实党委网络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与应急处置办法,建设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初步建立起数据安全治理体系。利用网络安全宣传周等常态化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教育,提升师生网络安全意识与防范能力,维护网络安全和师生切身利益。

图片图片

图27-28 学院印发网络安全相关文件


【案例九】践行“ 专业 担当 创新 赋能”核心理念,打造服务型团队,为师生办实事

学院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对信息化工作进行部署、决策、指导监督。设立信息技术中心全面负责信息化基础设施与应用系统的建设、维护、管理和服务。三年来,学院“信息技术人”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始终保持着“与学院共成长”的创业者心态,逐步塑造起“ 专业 担当 创新 赋能”的工作理念。面对基础网络、办公设备、安防监控、教学设施设备等繁杂而琐碎的维修维护工作以及各类信息化保障工作,部门成员坚决贯彻核心理念,多措并举为师生办实事,助力“学、管、服”提质增效,不断完善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水平,提升师生信息化设备使用满意度,为学院教育教学、行政管理等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图片

图29 信息化维修维护台账

图片

图30 信息化专员培训


【案例十】5G 大赛展风采,校企合作促双赢

“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举办的最具影响力的5G领域国家顶级赛事。由学院联合中国移动申报的“5G赋能智能制造学习工厂”项目,经过初赛、复赛的层层选拔和决赛的精彩角逐,最终获得智慧园区专题赛全国二等奖。

图片

图31 比赛答辩现场

图片

图32 获奖情况


未来,学院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推进教育数字化的决策部署,以“智慧教育示范校创建行动”为抓手,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师生数字素养与技能,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优化整合信息系统,再造管理与服务流程,坚守“教师至上、学生至上、服务至上”理念为师生办实事,加强数据赋能,让数据应用全方位发力,增强学院现代化治理能力,赋能学院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学院“高职示范、工科黄埔、职教本科”办学愿景贡献力量!


最新新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