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审计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学院事业发展需要,牢牢把握服务的本质属性、高质量发展的鲜明主题,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机制,抓细抓实各项工作,保运转、保安全、保稳定、保发展,切实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不断助推学院高质量发展。
加强学习,严谨规范账务处理
过硬的业务素质是财务工作人员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财务审计处工作人员通过参加继续教育、课程培训以及研究政策制度等方式,不断加强对政策法规、单位管理制度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了解新形势、学习新知识。2022年通过细化会计核算,完成对14个科研项目,8个捐赠项目,19个公用经费项目,7个培训项目等的专项专账;设置了34个部门经济科目,23个职能科室等辅助核算。全年共审核1,300份左右单据及记账凭证,对发现的单据及账务问题,及时提出修改意见。力争账务处理要做到全面、及时、真实、准确。在此基础上,完成了15项财务数据填报工作,确保报表数据的真实和完整。
提质增效,多措并举盘活资金
勤俭办事业,必须在预算管理和执行上从严从紧,使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财务审计处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加强预算约束,规范预算管理,盘活财政资金,优化资源配置,增强财政支出安排的科学性,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预算编报力求“实”,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合理编制学院预算,充分考虑结转结余资金因素,主动压缩预算支出,实现财政预算收支基本平衡。资金安排力求“细”,定时开展业务经费支出细化分解工作,坚持以事定支,优先保障重点、刚需、紧急项目支出,在此基础上制定经费支出实施方案。结转结余资金消化力求“快”,对于结转结余资金的情况,及时制定使用计划,持续加大统筹力度。预算执行力求“好”,把预算执行得好不好作为衡量内控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压实预算执行责任,确保支出预算完成率处于高水平。
强化意识,严守合规纪律底线
“合规”体现在审核的每一笔单子,做的每一笔分录,签的每一个字。以制度为出发点,将合规与意识相结合,遵守规章制度,强化作风意识,让合规从行为变成习惯,也是我们每一位会计人员的目标和初心。作为会计报销的初审人员,必须把好第一道关,做好服务的同时坚持“严守制度”。比如,为防止教师们多跑腿尽量提前做好全面的提醒,做好报销的注意事项告知,减少报销的返工次数,但是对出现的问题不能抱着将就的态度,要及时指出问题所在,以及问题出现的原因,尽量避免以后不出现相关问题。除此之外,严守制度的同时,要提升作风意识,会计工作容不得一点疏忽大意,一个小数点的错误,一个单元格的差错都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而所谓的“疏忽”经常是由于自己的“不上心”、“不严谨的作风”造成的,所以平时多观看警示纪录片,警醒自己强化作风意识,也是在工作中保护自己的有效手段。
增强本领,提高专业履职能力
守纪律讲规矩是广大党员干部活的灵魂,更是财务人员的底线。前期财务审计处工作人员学习了中纪委通报的财务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更需时时回顾、温故知新,将政治底线、法律底线牢记于心,增强红线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在初级审核、款项收付、入账复核等环节层层把关,确保学院的各种经费支出合法合规,为学院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作为付款工作人员,在日常付款工作中做到立场坚定、公事公办,坚持财务数据信息化,严格依据非税收费系统的数据加工入账明细,确保学院非税收费收支有据可依,数据翔实。同时不断学习学院制定的财务内控制度和管理办法,积极参加财务业务培训、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等,全面提升自身技能和理论水平,做到常学常新。
撸起袖子,完成年终财务收官
2022年终财务审计处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与师生密切联系的部门,新冠“中招”在所难免。但账务不等人,雪花般涌入的报销单需要审核与支付,预算下达调整与科研经费分配需要按期完成,预算一体化系统正式上线需要多方调试。于是,财审处“前赴后继”,前座“中招”了,后座“阴着”的顶上;“阴着”的“中招”了,刚刚“阳康”的顶上……每个人都在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赛跑。大家克服困难开展年终冲账、决算报告编制工作,按照财政局要求完成预算编制工作,在互相扶持,互相鼓劲中,财审处全体职工拧成一股绳昼夜鏖战,充分彰显了财审处的组织韧性。这就是财务人年终的一个缩影,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对每一张单据、每一笔支付负责,为学院年终财务工作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全力保障学院事业正常运行。
一张张凭证,诠释财务人的使命担当;一串串数字,连接财务人的工作记忆。日复一日,续写着学院财务年轮。学院财务人,底色是紧张忙碌,神情是争分夺秒,动作是撸起袖子加油干,待到雪融草青,财务人仍捧一颗初心来,真诚服务,精细管理,稳中求进,久久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