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过去的一年,在学院“高职示范、工科黄埔、职教本科”的愿景下,办公室11名教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敢为善为、苦干实干,以团结的状态、奋斗的姿态,全力助力学院高质量发展。
以提升工作能力为重点,建设“学习型”组织
“打铁还需自身硬”,为了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办公室将部门内部学习作为一项重点任务,抓牢提高业务能力这个关键,把增强工作本领、提高业务能力、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根本目的,坚持结合工作学、带着问题学、深入实践学,加快知识更新、加强实践锻炼,使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跟上时代节拍,避免少知而迷、无知而乱,努力成为本领域的行家里手。学期初便制定好学习主题和学习计划,每月由一名同事针对自身擅长的主题进行领学,其他同事“谈感想、讲心得、话体会”,进行充分的交流研讨。在学院“职教文件学习”活动中,办公室积极响应党委号召,制定内部学习方案,认真组织研讨,结合学院实际和自身岗位,为学院发展献计献策,其中2条“金点子”被学院采纳,纳入学院下一步工作思路及重点。
图1 办公室部门内部学习
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建设“规范型”组织
一是职责分工清晰,分工不分家。办公室作为学院工作的“大管家”,承担着组织协调学院党委、行政日常工作,负责学院发展规划与综合改革,负责文电、会务、信函、信访、对外联络,以及工会工作,工作繁杂,业务范围广。为了更好地明确责任,办公室设置负责人岗、副职岗、发展规划岗、文秘管理岗、督查机要岗、档案管理岗、会务接待岗、法务管理岗、工会管理岗、车队队长岗、行政司机岗11个岗位,明确各个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并设置替代岗位,做到“责任不缺位、工作不断岗”;同时,对于重要的工作任务,办公室全体教职工拧成一股绳,遇到困难一起上,分工不分家,共同配合完成。二是根据职责分工,梳理岗位规范化清单,以“换人不换标准”为原则,从上级制度文件、学院配套制度文件、工作流程、信息化流程建设、工作标准、注意事项、归档材料和统计台账八个方面梳理岗位工作任务,形成规范化和标准化体系。三是梳理工作流程,绘制可视化流程图。为了方便学院各部门及广大师生办理业务,明确业务办理的要求、所需材料和审批过程,办公室针对各项业务绘制可视化流程图,各项业务办理要点一目了然,目前已梳理绘制了12项常规工作流程图。
图2 办公室岗位规范化清单
图3 办公室标准工作流程
以发扬奉献精神为保障,建设“服务型”组织
举手投足皆琐事,俯首甘为孺子牛。因为办公室工作的特殊性,办公室全体教职工全年24小时开机,确保工作任务随时都能贯彻落实。作为学院的“信息枢纽”,办公室是联络上下左右、沟通四面八方的“窗口”,杨晓婷老师负责学院的收发文工作,几乎全年无休,“公文不过夜”,当天收文当天流转,确保上级单位的工作布置得到落实,全年流转公文3294件。公务接待是学院的“门面”,是实现学院多领域、多层次、多方位的对外合作交流的“桥梁”和“纽带”。胡鑫和李灵珊两位老师主要负责学院大型会议活动和公务接待工作,全年高标准完成接待工作100余次,每一次接待工作都能做到提前规划,制定方案,充分沟通,周密部署,规范标准,合理安排,向来访单位展现学院的良好风貌。为了提高公务车辆的使用效率,节约开支,规范车辆管理,学院公务用车由办公室实行统一调度。王仕雷、况作超、张庭三位司机师傅承担起全院的公车出行任务,准时安全的完成各项公务出行、来访接待和疫情防控等任务1435车次,服务师生2775人,安全行驶55000多公里。应急处理是车队的核心任务,要求司机随时待命,因人员少任务重,满负荷运转是他们的日常,有时候回到家已是凌晨半夜。为更好地落实“服务至上”品牌建设,由工会牵头开展“为师生办实事”活动,确定了2022年4大类30件实事,同时,工会的胡鑫和兰公湖老师为231名教职工安排体检,组织三八妇女节活动、教职工运动会、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比赛等活动,不断丰富教职工的业余生活,提升教职工的幸福感。
图4 夜晚出车的司机师傅
图5 教职工篮球赛
以提升工作质量为目的,建设“精细型”组织
办公室从成立之初一直采用PDCA管理法,每一项工作都需要经过计划(Plan)、执行计划(Do)、检查计划(Check)、对计划进行调整并不断改善(Act)四个阶段,使得办公室各项工作质量不断提升。法律事务办公室王本龙老师负责合同审核工作,为了规避法律风险,完善合同条款,避免或减少纠纷,他牵头制定《学院合同管理办法》,学院的每份合同逐条审核,反复修改,确保“万无一失”,同时,在审核过程中,王本龙老师注重总结常见法律问题,有针对性地为学院师生开展法律培训,不断提升师生的法律素养。宋群老师负责印章管理工作,学院用印次数大、文件数量多,在用印过程中,她发现学院印章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为此她不断优化线上OA印章使用流程、明确审批责任、针对涉密文件制作纸质印章审批表等多措并举,避免用印随意性,进一步提升了印章管理水平。
以加强信息化建设为手段,建设“创新型”组织
在2020年底时,学院许多工作还停留在纸质办公模式,办公室积极推动信息化办公。程昊老师努力钻研,在1个月内迅速建起了企业微信网上工作台,20多项行政、教学、学生工作常用流程逐步实现了无纸化,大大提高了老师们的日常工作效率。随后,根据学院智慧校园建设规划,程昊和同事们一起持续优化信息化办公系统,提高流程规范性和易用性,目前学院常用工作流程已有50余项,本地化部署的“青我办”-OA融合办公系统已正式上线。
图6 OA办公系统
通过建设“五型组织”,办公室全体教职工工作能力不断增强,工作标准不断提升,工作流程不断规范。形成了“积极向上、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成为了让学院领导和全体师生“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部门。在“学院这三年”主题宣传活动中,办公室接到了撰写典型案例的工作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在邓效昆主任的带领下,杨晓婷、程昊老师从下午3点到晚上9点,仅用了6个小时的时间,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总结学院典型事迹,完成16个典型案例的撰写,得到了学院领导和媒体的高度认可。每年一度的绩效考核是全院工作的重中之重,办公室全员上阵,大到制定工作方案、召开推进会、迎接现场考核,小到档案材料标签制作、材料格式、资料打印,都精益求精,助力学院取得更好的成绩。
回顾过去,办公室这支年轻的队伍,充分展示了这是一只“能扛硬活、能打硬仗”的队伍,未来办公室也将永葆奋斗精神,继续深化“五型组织”建设,助力学院发展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