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为进一步提升教室管理水平,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2月28日智能制造学院学工队伍针对教室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召开了专题会议。
一、剖析问题找原因,立足实际抓整改
为尽快从根本上解决教室卫生管理问题,将基础工作做扎实,智能制造学院学工队伍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会上,周一诺将本学院教室卫生情况与其他二级学院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工作出现纰漏的原因:辅导员思想方面懈怠、执行力不够、细节把控不够、检查标准不严格,究其根本原因是学工队伍对管理理解不到位,能力欠缺,管理缺位。
青岛工程职业学院党委书记王铨强调,做工作要养成“思考的意识,研究的习惯”,全体辅导员头脑风暴后提出了学生日常管理的建议:
学生工作负责人王孟瑜表示要健全班级考核制度,建立学生组织对班委的制约监督制度,完善任务发布的流程和反馈机制;张子健老师提出要引导学生端正态度,加强班集体管理;尹力老师提出加强对学生干部的管理,制度与责任落实到人,提升学生的责任感与荣誉感;孙旭坤老师指出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学做生活人、劳动人;唐琪老师提出建立卫生互查机制,定期晒宿舍晒教室,及时反馈工作成效;张加乐老师提出明确标准,增强监督,在学生中完善晒工作机制。
二、问题导向抓落实,夯实举措提质量
智能制造学院党支部书记李树民肯定了此次会议的反思成效,并在总结中提出以下三点要求: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问题导向,把解决实践中各类问题作为开展工作的新理念。要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在工作中善于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尤其是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反馈机制,增强工作实效。
二是培养学生做“生活人”。表面存在的教室卫生清扫不净,实则反映了辅导员管理不到位以及学生的生活习惯和自我约束力较弱。智能制造学院学生管理应以此次事件为契机,加强思想引领,化失败为动力,变事故为故事,培养热爱生活、自立自强、具有浓厚家国情怀的优秀青工学子。
三是锚定“工科黄埔”之路不动摇。要明确“工科黄埔”是长期性、系统性工程,在学生工作中要充分发挥本学院的优势和特色,打造工科特色校园文化,在学生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发扬黄埔精神,凸显工科特色。
四是将教育“镶嵌”在管理工作中。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将家国情怀渗透到学生日常教育中。
三、担当实干抓落实,笃行不怠向未来
会后,智能制造学院根据学生服务中心的检查标准,由自律会负责老师孙旭坤制定出新学期教室卫生检查标准,并亲自带领学生打扫出标准教室,要求所有专兼职辅导员和各班卫生责任人到场学习检查标准并认真整改。整改完毕后,自律会检查所有教室,达到标准后生活委员和辅导员确认签字。经过高标准严要求的卫生整改以后,智能制造学院的教室已经焕然一新。
出现问题不可怕,科学地认识问题,正确地解决问题,才能够使学生管理工作不断进步。智能制造学工队伍将步履不停、不懈奋斗,用责任扛起教育初心,用匠心承担育人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