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辅导员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提升思政育人水平,推动学生工作基础管理的提升和辅导员队伍向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发展。3月22日上午,智能制造学院召开了第一期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经验交流会,海洋财经学院辅导员孙小睿主讲。
会上,孙小睿对赛事进行详细解读,从考情分析、能力要求、重点题型分析等多个层面为大家讲述。在进行对策分析题分析时,孙小睿强调,该题型在作答时需要具有可行性、有效性、吻合性,作答前要深入思考理论背景,讲解决措施符合实际工作情况;孙小睿对案例研讨进行全面解析时谈到,案例研讨的目的是分析问题、研判问题、解决问题,通过AB角色共同辨析案例原因、对策,从而找到问题本质,形成符合实际工作情况的解决思路,同时还要总结案例中获得的启示,辅导员在提问环节时要增加提问质量,提高问题的内涵和外延,增加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才能获得高分;在讲到谈心谈话题型时,孙小睿以案说法,列举了三个案例进行讲述,她强调该题型的重点是明确身份角色,加强教育引导而非说教,运用理论基础解决学生困惑,抓住问题本质,通过情理法三步走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谈心谈话教育一人,启发一批,带动一片,同时答题中若能熟练运用法律、理论、典故等,可以提高答题质量。
通过此次培训交流会,智能制造学院辅导员对于该项赛事有了全面的了解,明确了日后努力方向。智能制造学院党支部书记李树民在总结时对辅导员建设提出四点要求:一是加强宽口径知识储备,提高理论修养和专业素养;二是要做到为人师表,提升教育情怀和人格魅力水平;三是在一线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不断深化RE学工工作法,不断提高基础管理水平,加强调研和学情基础研究;四是在一线三“家”辅导员工作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生活人、经济人、技能人、创业人和合格公民”五种特质学生的内涵和实现方式。
本次会议还对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工作做了年度工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