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笔绘英名,清明祭英烈

智能制造学院赴莱西市烈士陵园开展清明节活动

“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系列活动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3-04-05浏览次数:10

又是一年清明时

缅怀英烈寄哀思

英烈回眸应笑慰

擎旗自有后来人


年年清明节,岁岁祭忠魂。为深切缅怀革命先烈,智能制造学院提前谋划、精心筹备,与国家级重点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莱西市烈士陵园取得联系,顺利开展清明节主题教育活动。青岛工程职业学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曹显春、学生服务中心主任刘光磊及王彬老师、智能制造学院党支部书记李树民,以及无课党员教师、团员学生代表,在烈士陵园分管领导的陪同下,师生们走进了这片神圣的土地,重温了光荣革命历史。

图片图片


一、朵朵鲜花献英烈,颗颗真心敬忠魂

跟随讲解员的步伐,全体师生重温了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烈士陵园共有1043座墓碑,包括502位有名烈士和541位无名烈士。其中有一个圆顶墓地,莱西籍烈士李佐民长眠于此,李佐民出身贫苦,从省立一师毕业后一直从事革命工作,1940年春,年仅29岁的李佐民中弹牺牲。此外,师生们还注意到这样一位“刘胡兰式”的英雄:在世上只度过了十八个春秋,她是解文卿,被地主还乡团逮捕,惨遭毒刑,坚贞不屈,年仅18岁。她的事迹,已经走出纪念馆,走进了课本,走进了越来越多人的心中。

图片图片

 “莫问家住何地,山高水长;莫问姓甚名谁,日月同光;莫问魂归何处,志在四方;莫问所为何来,中华富强。”在无名烈士墓区,将“无”字隐去,寓意烈士们无“名”而有名,真正诠释了“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处处是青山”。随后,领导们向纪念碑鞠躬、敬献花篮并整理缎带,师生们依次走到纪念碑前献上手中的鲜花,表达对英雄们的无限追思。

图片图片


二、“以我之笔,描您英名”

为先烈墓碑“描金”,给英雄事迹“上色”。活动最后,全体师生埋头烈士墓前,仔细擦拭墓碑,为长眠于此的1043座烈士墓碑描金。“我将方寸之地,细细描摹,也描不出你们这短暂而又壮烈的一生。”师生们用一笔一划表达对先烈的尊崇,在一言一思中感悟英魂长青之气,用实际行动守护一个干净整洁、庄严肃穆的烈士长眠之地,让英雄精神永不褪色。

图片图片


三、齐唱国歌守初心,重温誓词担使命

这里松柏苍翠,丰碑岿然,清明时节愈显庄重肃穆,令人顿生敬仰之心。仪式伊始,雄浑嘹亮的歌声于林间响起,全体师生齐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那些为国牺牲、为民牺牲的英雄烈士,历史从未忘记,祖国从未忘记,人民从未忘记。

曲毕,师生们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肃穆站立,向革命先烈默哀致敬。随后,全体党员面向党旗,右手握拳,用掷地有声的承诺重温了入党誓词,再一次接受了党性的洗礼。纪念碑直指苍穹,巍然矗立,无声地讲述抗战故事,让一个个英勇的身影深深镌刻在大家心中。

图片图片

微风抚起发丝,思念无声,却震耳欲聋。吾辈当砥砺前行,既有“上青天,揽明月”的意志,也有“挥斥方遒,指点江山”的意气,不负前辈先烈之志,与新时代同向同行。本次活动是“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系列的部分内容,后续还包括“云端寄语”、青岛革命纪念馆社会志愿服务、清明节经典诗词朗诵、“英名永流传”事迹等特色活动推送,敬请期待。

图片


革命先烈永垂不朽

民族精神代代相传

欣逢盛世

当不负盛世

愿以吾辈之青春

捍卫盛世之中华


最新新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