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速推进学院高素质“双师”队伍建设,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和产学研能力,信息工程学院开展专任教师寒假企业实践活动。
第一场:山东省邮电工程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
山东省邮电工程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成立于2006年,企业的经营范围为:电信基础网络系统集成工程设计与施工、通信设备维护、通信网络维护、通信工程设计等,与青岛联通、青岛移动、青岛电信、青岛广电网络、青岛铁塔有紧密的合作关系。
根据企业当前工程项目实施状况,教师分三个实践小分队,分别前往即墨区、城阳区和高新区,受到三个片区负责人李波、江高、衣亮的热情接待,悉心安排了每天企业实践的流程。首先,负责人对职业院校教师亲身参与企业实践的做法表示赞赏,企业需要教师将实际的运行模式、工作流程带入到课堂中,改变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脱节的现象。随后几天,在各片区工程师的带领下,教师前往站点机房巡检、故障排除。
此次企业实践,教师深刻感悟:一是人才需求方面,企业用人需求是学生培养的关键导向,目前青岛地区室内分布维护、光缆维护、机房动环设备维护急需储备人才,只要学生在这一行踏实肯干、认真务实、深耕行业,很快会成长为企业骨干。二是教学方面,根据本地区域行业发展开设课程,灵活开展多种教学模式,深化课堂改革,结合岗位工作内容开发教材,用企业实践案例成果滋养学生,帮助学生认知行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增强行业责任感。三是校企合作方面,坚持“教师走出去、企业工程师请进来”的建设思路,开拓双师培养的新路径,使教师沉浸式感受企业环境,把握企业需求脉搏,促进校企合作互利共赢。
第二场:经控智联谷科技有限公司
青岛经控智联谷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一直秉承着科技智领未来的服务理念,专注于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等领域,积极与高校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项目。
首先,经控集团赵岩经理带大家参观了经控集团产教融合实践基地, 随后,姜伟杰向老师介绍了机器学习行业发展趋势,数据标注在2D/3D/4D标注、语义分割、舆情控制、语音转写、安全审核等方面的应用,数据标注岗位职业规划和未来发展前景等。最后,带领老师们根据项目物体标注细则,完成了2D数据标注项目。
本次企业实践,教师们不仅学习到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全面了解行业发展现状、企业各岗位对人才数量与质量的要求,同时提高了实践教学能力,能够在专业建设中根据数据标注师和人工智能训练师等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构建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强化学生职业道德、职业能力,更好的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工智能人才。
第三场:华卫云天(青岛)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华卫云天(青岛)安全科技有限公司是公安部第一研究所与第三研究所在青岛市设立的唯一的网防安全服务中心,以保障网络空间安全为己任,致力于关键基础设施保护、商用密码改造、工控安全、网络攻防、数据安全等领域的安全研究和防护。
实践期间,信息安全专业教师与企业专家首先就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随后教师跟随企业工程师学习了渗透测试中资产收集、漏洞扫描及利用等渗透测试实战工具的使用。最后,企业工程师带领教师们共同参与某医院的网络安全服务项目,深入学习整个网络安全服务的过程,并经授权,对目标网站开展渗透测试,掌握了渗透测试的具体流程。
第四场:青岛泰美康科技有限公司
青岛泰美康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场景全方位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公司自成立之初就与华为及各知名设备厂商保持良好合作关系,并且是华为公司青岛区域核心合作伙伴,是华为在胶东地区最亲密的合作伙伴之一。目前在政府、企业、医疗、交通、教育等领域拥有广泛的客户基础,并逐步建立长期深入得合作关系。
实践伊始,老师们到胶州大沽河博物馆、少海以及周围7个社区项目实地学习,李腾飞经理和张成霖为大家详细讲解了各个项目的运作流程、如何为用户提供满意的解决方案、系统每个模块的作用以及涉及到的相关设备和技术、成本控制等内容。
随后,泰美康的合作企业启明星辰、大华等为大家系统地介绍了UPS、数据通信、存储器件、物联网安全、物联网器件等实际生产中所需和前沿的技术,并与老师们针对校企合作、学生实习就业、课程建设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
本次实践让专业教师深入了解企业目前的用人需求和岗位要求,对标岗位需求和学生自身发展需求,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就像大华的王宁工程师所讲,“学校首要培养的是学生的思维和做事方法,其次才是专业知识和技能”。
第五场:青岛荏原环境设备有限公司
青岛荏原环境设备有限公司,于1992年成立,以“益于地球,始于荏原”为使命,依托荏原制作所强大的专业技术力量,现已成为兼备设备设计、研发、制造能力的资源综合利用型环境装备企业,在环境事业、制造事业等众多领域开展业务,提供优质产品及服务。以“水、空气、环境”为主题,为了人类的健康、富裕的未来,用最佳的技术和完善的服务广泛地为社会做贡献。
本次企业实践主要围绕“一核心,一主线”的思路,根据企业实际工作项目制定出详细的实践计划。一是以数字化产业人才需求导向为核心,开展专题研讨。通过信息部工程师张振翔的全面介绍,老师们深入了解到目前企业信息化、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与挑战性,结合职业教育特点,共同探讨未来数字化人才的培养方案。二是以项目实践为主线任务,聚焦企业实际需求,参与企业信息化系统搭建与测试,切身体验不同产业链业务环节,自主完成不同部门表单设计与流程管理项目,协作制定出系统测试与改进方案,实现信息化系统全生命周期的有效维护与二次开发。真正做到知识与项目对接,理论与实践并重。就像孙越华经理所讲,“人才培养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出应用型、技能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为核心目标,积极融入企业优质资源和产业需求”。
聚力双师培养,深耕教学提质。通过本次企业实践,信息工程学院教师将树起提升本领、服务学生的教学导向,锻造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技术水平,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加强校企协同育人,促进人才双向交流,切实打通学生就业的“最后一公里”,全力以赴发展新赛道、塑造新动能、积蓄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