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和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推动职业教育与工匠精神深度融合,4月23日,由青岛市关工委、青岛市教育局关工委主办,青岛工程职业学院、青岛市红色文化研究会承办的“大国工匠进校园”专题活动在青岛工程职业学院成功举办。活动特别邀请全国劳动模范、青岛市总工会副主席、山东港口青岛港大港分公司装卸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副队长皮进军作主题讲座。青岛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王久军、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孙大贵、青岛工程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李群、党委副书记王栽毅等领导出席,学院师生代表共700余人现场参与,共同感受工匠精神的时代力量。
李群在欢迎辞中表示,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弘扬工匠精神的主阵地。青岛工程职业学院自建校以来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他希望同学们能够以此次“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为契机,深入汲取奋斗成才的精神力量,精准把握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大力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以“钉钉子”的韧劲打磨专业本领,切实肩负起技能报国的使命担当。
活动现场,李群为皮进军颁发了产业导师聘任证书,并代表学院向皮进军及青岛港长期以来对学院职教事业发展的关心支持致以诚挚谢意。
随后,皮进军以《传承劳模工匠精神 永葆劳动本色奋进》为题,用质朴的语言讲述了自己在“振超精神”的指引下,从一名山里娃一步步走上基层管理者岗位,从农民工到创造世界纪录的产业工人,从打工仔到技术能手、全国劳动模范的非凡历程。皮进军始终坚守在港口装卸一线,为了“技能报国”的崇高梦想矢志奋斗。
在互动环节,学生们围绕“基层坚守的动力与职业建议”“经验传承的方法论”“传统技艺与智慧转型的平衡”“学历焦虑下的技能突围”“技术难题的攻坚思维”等议题踊跃提问。皮进军以“码头工人”到“大国工匠”的蜕变经历为引,给出兼具哲理与实操性的解答,并表示工匠精神从来不是天赋,而是“一万小时定律”的坚持,是“把简单动作做到极致”的偏执,是“用旧地图找新大陆”的智慧。
此次“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一次与大国工匠近距离接触和学习的宝贵机会。同学们纷纷表示,能够面对面聆听劳模工匠的先进事迹,自己深受感动和鼓舞。未来,他们将在专业领域深耕细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履职尽责,努力成为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时代新人。